能源轉型發展 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是關鍵
“從整個電力行業運行的角度來講,煤電技術具有可控性和相對靈活的特點,電力安全穩定需要煤電技術的支撐。”在近日召開的2016年清潔電力論壇上有專家表示,無論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怎樣發展,傳統煤電在一定時期內仍占將主導地位。“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是關鍵。”
傳統煤電不可缺清潔發展是根本
我國是人均自然資源緊缺的國家,不僅一次能源分布不均衡,可再生能源分布同樣不均衡。浙江省能源投資集團總工程師朱松強表示:“可再生能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,而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非常大,再次決定了傳統煤電在東部是不可缺少的。”
“煤電對于東部地區很重要,但是,煤電在清潔發展、高效利用方面需要努力作為。”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與實踐,成本逐年下降,但是跟傳統煤電相比還是較高。朱松強表示:“可再生能源與傳統煤電價格相差一倍以上,而中國制造業要走出去,還需要一些低成本的能源,否則,制
造業走出去是非常困難的。”
東部地區資源緊缺,可通過特高壓長距離輸送電力,解決東部能源欠缺問題。“跨省跨區送電要有科學規劃,要有當地負荷支撐。”朱松強認為,長距離輸送電力以后,煤電和水電參與調峰的積極性不高,調控性比較差。“解決西部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,一定要通過遠距離輸送電力,但是,規劃要跟能源需求點相匹配。不然,一會造成煤耗大幅度提高,二會降低煤電利用效率。”
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表示,在一個大范圍優化配置的格局下,怎么通過機制的設計讓利益重新分配的更加合理,是整個能源轉型過程中碰到的問題。“目前,只是涉及到跨區之間的利益分配,下一步,能源品種之間也會涉及這個問題。”
“從整個電力行業運行的角度來講,煤電技術具有可控性和相對靈活的特點,電力安全穩定需要煤電技術的支撐。”蔣莉萍認為,煤電技術在未來二三十年中還是一項重要技術,但是,它的重要性將慢慢從提供電能轉換為提供容量或輔助服務。煤電未來的
發展方向,一個方面要清潔化,另一方面要提高靈活性和調節性能。
煤電比例逐年下降節能提效是關鍵
能源轉型發展,應對氣候變化,不僅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,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。
國際能源署發布的《2015世界能源展望》中顯示,當前可再生能源約占全球總發電量的22%,遠低于煤炭發電的41%,但是約占所有新增發電產能的一半。由于非水電可再生能源年平均投資比2000年以來年平均投資水平高出80%,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主要的發電來源,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有望提高到33%,而低效的燃煤發電比例將逐漸下降。
國際能源署能源環境部資深專家李維維表示,中國目前的水電、風電、光伏裝機以及電動車都是能源新的組成部分,在“十三五”規劃中,將加速這些新能源的發展。煤炭的使用在中國已達到巔峰,而且,二氧化碳排放也會在2030年達到峰值。
“但是新能源在中國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多問題。比如棄風、棄光問題需要解決。”李維維表示,從另一方面來講,傳統能源也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,所以,在未來的幾年中,中國可能會考慮降低新增煤電,把這些發展空間留給新能源。同時,在政策方面也會增加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支持,比如2017年建設全國低碳交易中心等,這都是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新舉措。
“我認為,一個重要的領域是能源效率,國際能源署認為,這是第一燃料領域煤炭應該特別注意的重要問題。”李維維表示,國際能源署《能源和氣候變化報告》對每個國家GDP的增長空間都有一個相應目標,通過能源效率的提升,在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、在綠色建筑等方面,節約能源、提升能效。
提升能效是多個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很重要的手段。蔣莉萍表示:“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節能和能效提升,在這個領域還有很多潛力可挖,包括技術、機制等方面,怎樣挖掘節能和能效潛力,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”